搜尋網誌

2007年12月6日 星期四

2007-12-05 (6).陳氏鑑湖堂及武暖石板橋

    陳氏鑑湖堂建於西元1850年,是全宜蘭縣規模最大的家廟,昔日稱陳老師大厝,民國七十一年進行重建,規劃有後院、池塘、松園及供族內子弟就讀的登瀛書院等,園區內草木扶疏、風景優美。陳氏鑑湖堂免費提供民眾入內參觀,並不定期舉行多項藝文活動,是宜蘭知名的景點之。

  

宜蘭市進士里 (俗稱擺厘) 陳氏鑑湖堂前之池塘



池塘中的鹹草。鹹草是水生植物,又稱石草或三角藺草,是因整根草莖都是等邊三角形狀,根粗頂細,割下晒乾之後,顏色由碧綠轉為金黃,可編成手提袋、草蓆、草帽或榻榻米,在還沒有塑膠繩之前被當成繩子,做為綁東西之用,如綁粽子、豬肉、魚等。



田字草,四片小葉十字對生,單片成扇形,長約1.5公分,像田字而被稱為田字草。屬多年生的草本植物,水生或泥地生;根莖細長,在泥土中匍匐,有不規則的分枝;當夏季水量多時,葉子往往浮於水面,葉柄細長,小葉也較大;冬季水量少時,節間短縮,葉柄變短,小葉明顯變窄。別名:水鹽酸、四葉菜、田子草、蘋、四賢草。



台灣萍蓬草,俗稱水蓮花,是濱臨絕種的植物。


「台灣萍蓬草」英文名稱為 Yellow Water Lily(黃水蓮),葉片近於圓形浮貼水面,在基部還有一個V形的缺刻,最早和睡蓮同在睡蓮科(Nymphaea)。


   台灣萍蓬草是日籍植物學者島田彌市(Y. Shimada)於一九一五年在新竹縣的新埔所採獲,種名shimadai就是為了紀念採集者島田彌市,模式標本目前仍保存在林業試驗所植物標本館中。日本植物學者早田文藏(B. Hayata)於一九一六年在台灣植物圖譜(Icones Plantarum Formosanarum)中發表為新種,發現當時在新竹州桃園郡的萍蓬草屬於台灣特有種,外型上和其他地區品種不同。


   台灣萍蓬草屬於睡蓮科植物,一般分佈在溫帶地區,生長在亞熱帶的台灣萍蓬草可說是萍蓬草在世界分佈的南限。(資料來源:台灣學校網)



陳家落羽松園,由陳家種於1947年。



落羽松屬杉科,原生地北美沼澤地,又稱落羽杉、美國水松、美國水杉。




 樹根周圍長出許多瘤狀的呼吸根(又稱膝根)突出地面,以利呼吸地面上的空氣。



陳氏鑑湖堂


    鑑湖為地名,位於福建漳浦縣佛曇振大坑,湖面水清如鏡,故名鑑湖。宜蘭市擺厘陳氏鑑湖堂,為自鑑湖遷來台灣第十六世陳敬行派下之宗祠,初為茅草建築,一九八二年重建為二進四廂紅牆大厝,有八大房百餘人口共居,當時稱陳老師大厝,遠近馳名。


   大厝之總面積達320餘甲,大厝外圍有溝渠環繞,厝前有池塘,厝後有果園,東邊還有一間私塾,即登瀛書院,是宜蘭地區最有園林氣息的家族聚落。後因遭天災及二次大戰的空襲而殘破不堪,而於一九六一年重修正廳鑑湖堂,用以奉祀陳氏祖先,團結族人。


   擺厘陳氏人丁興旺,財富雄厚,先耕後讀,允文允武,在清代曾中試一位武舉人、四位武秀才、兩位貢生、一位稟生,以致當時有「縣考無陳不開科」之諺語。 





 陳氏祖先牌位




登瀛書院,陳家祖先為教育子孫,興建私塾一所,原為土牆茅簷,1863年改建為磚牆瓷瓦,而有「瓦學﹞之稱。1950年因年久失修不敵風雨而傾倒,1962年重建改為鋼筋混凝土,廟宇式建築至今。





登瀛書院



 桂竹林





 鑑湖堂前池塘之鴨舍


來到鑑湖堂,除可一賭陳氏一族的相關文物及登瀛書院﹝現稱鑑民堂﹞的清幽外,還能飽覽田園風光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 武暖石板橋,是一座具有歷史意義的石板橋,相傳這是清代時的官道,而且這裏曾經還是一個河港呢,如今物換星移,蒼海桑田,已經很難想像當年的景況。現在看到的石板路和橋都是經過整修過的。



 現在的石板橋是由五片石板所組成的




這是一個捐款碑,當地居民於1891年重修過石板橋,而在橋旁建碑紀念,因常被附近耕作的農民當作磨刀石,經過長年累月而磨出很深的半月形凹痕。




這一土地公廟也有悠久的歷史,據說是吳沙開發蘭陽時就興建奉祀的。








這裏經過整建後成為一座小公園。今天雖然天候不佳,細雨霏霏,但一點也不減少我們的遊興。下午4:30結束今天的行程,由北宜高速公路回台北溫暖的家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我們的足跡'