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尋網誌

2008年3月19日 星期三

2008-03-19 (2).屯山步道

看完雙峻頭水源地之後隨即上車,車子從淡金路二段往三段走,經過聖約翰大學後,在7-11商店前面下車,前面的一條小巷就是「屯山步道」。

屯山步道

距路口約50公尺,左轉進入一條小巷弄。

小巷弄的盡頭就是大屯溪。

溪旁有一洗衣堀(場),附近居民利用大屯溪清澈的溪水,洗滌衣物。

走回步道,往屯山社區方向走,經過屯山國小的後門(正門在淡金路)。

屯山國小的教學大樓,造型蠻新穎的。

行行復行行

不遠之處又有一洗衣堀

新同學羅曉蓮

新同學鄭佩玲

又一洗衣堀

洗衣堀旁有兩塊磨刀石

石蓮

附近一座謝姓人家的百年古厝「寶樹居」

老師說這裡就是昔日的「雞舍」。

同學們似乎對「雞舍」特別感興趣,莫不伸長脖子看個仔細。

古厝的人字形砌石法

又來到一處洗衣堀。

洗衣堀上的牛角蘭

又有一座磚砌的古厝

來到屯山社區。屯山社區有三百戶人家,約有一千多居民,因人口外流嚴重,留在社區內的以老人和小孩居多,雖然如此,但該社區發展協會在2007年接辦了花海遊蹤等一系列的學習活動,辦得有聲有色,贏得許多的讚賞。屯山社區有石滬、大屯溪生態、水圳、洗衣堀等人文及自然景觀,是一處有趣的遊憩景點。

屯山社區的信仰中心「慈玄宮」

屯山社區活動中心前有二座墓塚,老師說那是台灣原住民,平埔族凱達格蘭人的墓塚。

凱達格蘭族人的墓塚,因原住民無自己的文字,故墓碑上無文字記載。

新同學很注意的在聆聽老師的解說

繼續往前走

來到六塊厝漁港

六塊厝漁港位於大屯溪出海口旁,民國70年建港。

在防波堤上合照,由左至右:楊國光、陳文瑜、吳世芬、顏秀梅

因適逢漲潮,見不到石滬。石滬是以大屯山之火山岩石圍成石堤,利用海水潮汐漲退,捕捉魚蝦。這種石滬圍漁方式,在日治時期達到鼎盛,管理上很嚴格,規定每一石滬要有一定的規模,且需有一漁戶照顧,因此淡水石滬捕魚方式,聲名遠播,當時漁村漁穫頗豐一片富庶。石滬除能捕魚之外,還可以減緩海潮衝擊之害,形成海堤外的外堤,可謂一舉兩得。進一步說,石滬就是台灣海岸上最早的生態工法。

由左至右:劉銀鳳、吳麗真、郭玉珠、何莉莉、陳文瑜、陳重德、詹重慶。

這三位已「熟透」了,不用再介紹。

新同學林俊治和彭瑞貞伉儷

楊國光被二位美女架著拍照,一臉無辜的樣子,其實心裡暗爽不已。

李政元和陳麗華

離開前來張全體合照。

 新同學呂永清和陳說洪伉儷

上午11:20離開六塊厝漁港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我們的足跡'